机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效果
1. 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
自2010年以来,中心面向全校4个学院,6929名学生开设了171门实验课程。覆盖了我校机械大类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智能制造工程、飞行器制造工程、航天航空工程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数控技术、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12个本、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、专业实训、课程设计、毕业设计、第二课堂实践,以及全校工科专业机电类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。
目前,中心开设的实验教学项目有171项;年度开设实验项目152个,其中综合性实验项目有36个,设计性实验项目48个,创新性实验项目28个,并持续对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更新和替换,更新率达到10%左右。年实验15.56万人时数,其中课内实验4.66万人学时;开放实验(课程设计、毕业设计、大学生科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等)10.90万人学时。
自2016年以来,中心支持我校学生参加了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,“台达杯”国际高校绿色智造大赛,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。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33人次;省级奖励60人次。
2009-2021届毕业本、专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达到90%及以上。
2. 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
自2008年以来,中心支持申报和承担了15项教学改革课题。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;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(已结题);省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2项(已结题1项);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5项(已结题3项)。2008年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”被评为省级高校特色专业,《机械制图》《电工电子技术》分别于2009、2013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,“新能源科学与工程”于2011年被遴选为省“十二五”重点学科。
引入企业(江西朗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)进驻中心,为学生创造参加实际生产过程的机会,同时与该企业共同申报教学改革课题,展开联合生产等活动。截至2021年8月,已共同生产的各类产品(法兰板、法兰盖、内齿圈、入力轴、螺母压板、齿轮压板等),价值314.20万元,销往本省和江苏省等地。
自2010年以来,中心支持申报、立项和完成了13项自科项目,科研总经费达644万元;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,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,省级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;组建了江西省太阳能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;获得南昌市重点实验室课题立项—南昌市智能制造系统仿真规划与建造重点实验室,且该实验室计划申报为省级重点实验室。发表论文57篇,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篇;SCI检索收录5篇;获得国家专利或软件著作权59项,其中授权国家专利13项;出版专著15部;研制和改装仪器设备1台(套),价值98万元。
3. 学生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
2016年至2020年,有1名学生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;有2名学生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,软件著作权1项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