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规章制度 >> 省部级文件 >> 详细内容
规章制度
 
省部级文件 >> 正文
江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标准
日期:2021-12-11 00:00:00  发布人:nclgmsg

附件3

 

 

 

江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
 

评审标准

 

 

(草案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江西省教育厅

OO五年八月

 

 

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指标体系

 

指标体系

 

一级指标

权重

二级指标

权重

备注

1实验教学

40%

1教学理念与改革者思路

10

 

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

10

 

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

10

 

4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

10

 

2实验队伍

20%

5队伍建设

10

 

6队伍状况

10

 

3管理模式

20%

7管理体制

5

 

8信息平台

5

 

9运行机制

10

 

4设备与环境

20%

10仪器设备

10

 

11维修运行

5

 

12环境与安全

5

 

 

 

特色项目(10分)

   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、实验队伍、管理模式、设备与环境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中做出的独特的、富有成效的、有积极示范推广意义的成果。

 

  • 实验教学

 

序号

内容

建设要点

评审要求

评 分

1-1

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

 

 

10

  •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明确,以人为本,促进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协调发展,理论、实践、创新全面提高,重视实验教学,相关政策配套落实。
  • 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思路清晰、规划系统、方案具体,适用性强,效果良好。
  • 实验教学定位合理,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、安排适当。

 

  •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明确,教学文件齐全,重视实验、实践教学环节,能体现学生知识、能力素质,协调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。
  • 学校有实验中心建设规划,思路明确、清晰,方案具体,体现实验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实验水平不断提高。
  • 有实施办法并取得成效。
  • 教学计划中对实验教学定位合理,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合适,查阅教学计划及安排。
  • 实验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齐全,实验项目安排合理,体现培养能力。

 

2分)

 

 

 

 

2分)

 

 

 

2分)

2分)

 

 

 

2分)

1-2

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

 

 

10

  • 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,以能力培养为核心,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,涵盖基本型实验、应用型、综合型 、设计型 实验、研究型、创新型实验等。
  • 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,与科研、工程和社会实践应用紧密联系,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,实验项目更新率合理。
  • 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想,教学安排适宜学生自主选择。
  • 实验教材不断改革创新,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  • 教学计划中应能体现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,实验课时应占理论课时的比例合理。
  • 实验教学内容

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不少于40%

 

  • 实验项目更新率体现教学的规律、合理性、有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。
  • 实验教学大纲体现教学指导思想,实验教材不断改革创新,有自编实验教材,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。

1-3

 

 

 

1-4

 

 

1

 

2

 

 

 

 

序号

内容

建设要点

评审要求

评 分

1-3

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

 

 

10

  • 重视实验技术研究,实验项目选择、实验方案设计有利于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。
  •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,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,形成以自主式、合作式、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。
  • 实验教学手段先进,引入现代技术,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。
  • 建立多元实验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兴趣,提高实验能力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• 重视实验技术研究,实验项目,选择实验方案设计,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,查看实验技术交流的有关记录和资料。
  • 有专题研究实验教学方法、方式的记录,查看实验教学记录,有学生完成实验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方案(2分),已实施加2分。
  • 有自行开发(或引进)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或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,并在实际中应用较好。
  • 有多元实验考核办法,及学生成绩评定办法。

 

1-2

 

 

 

 

2~4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2

1-4

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

 

 

10

  • 教学覆盖面广,实验开出率高,教学效果好,学生实验兴趣浓厚,对实验教学评价总体优良。
  • 学生基本知识、实验基本技能宽厚扎实,实践创新能力强,实验创新成果多,学生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或省部级以上竞赛奖等。
  • 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,成果突出,有广泛的辐射作用。
  • 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丰富,有获省部级以上奖的项目、课程、教材及发表的高水平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等。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实验中心实验教学覆盖面广,查阅实验教学安排,教学大纲,实验开出率符合大纲要求。学生预习报告,实验报告等。
  • 问卷调查,了解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评价及知识能力。
  • 实验室承担省、部级以上教改和研究项目,成果突出。有学生参加,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或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。
  • 近五年至少有一项以上实验教学改革成果获省级以上奖。至少有一本高水平的实验教材,年均在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三篇以上。

2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2

 

 

 

1~4

二、 实验队伍

 

序号

内容

建设要求

评审要求

评分

2-1

队伍建设

 

 

10

  • 学校重视实验队伍建设,规划合理。
  • 政策措施得力,能引导和激励高水平师资积极投入实验教学。
  • 重视实验教学队伍提高,培养培训制度健全落实,富有成效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学校(中心)有实验队伍建设规划、管理规定或办法,在设岗、聘任、职称评定和待遇上体现激励机置,实验室队伍结构合理,队伍稳定。
  • 学校(中心)重视实验队伍建设,有培训制度、计划和办法并实施。
  • 学校(中心)有措施鼓励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实验课并有各类人员的考核办法。

4

 

 

 

 

3

 

 

3

2-2

队伍状况

 

10

  • 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学术水平高、热爱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强,具备教授职称。
  • 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结构合理,符合中心实际,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,核心骨干相对稳定,形成动态平衡。
  • 实验教学队伍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强,实验教学水平高,积极参加教学改革、科学研究、社会应用实践,广泛参与国内外同行交流。
  • 实验教学队伍教风优良,治学严谨,勇于探索和创新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学校有关于实验室(中心)主任任命文件,实验中心主任是否具备正高职称,并展示主任业绩。
  • 实验中心教师和实验人员比例合适、职称、年龄、   学历结构合理,符合每项1分。
  • 实验队伍稳定,教学科研能力强,积极参加学术交流。

3

 

 

 

4

 

 

 

3

三、 管理模式

 

序号

内容

建设要点

评审要求

评分

3-1

管理体制

 

5

  • 为校级实验中心,建制相对独立,实施校、院(系)两级管理。
  • 实行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负责制;
  • 中心教育教学资源统筹调配,实行资源共享,使用效益高。
  • 学校有关于实验中心机构 成立的文件,建制相对独立,学校、院(系)两级管理。
  • 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,有中心主任岗位职责及任职文件。
  • 实验中心的教学资源由中心主任统筹调配,中心资源利用率高,受益面广,(查教学、科研利用率及跨院(系)使用情况)

1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1-2

3-2

信息平台

 

5

  • 具有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;
  • 建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;
  • 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和网上辅助教学。
  • 实验中心建立了实验中心网站和信息管理平台,使用网络教学资源;
  • 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实现网络化管理,如:网上预约实验、网上下载资料、网上答疑、虚拟实验等;
  • 实验中心基本信息实现网上公布,如教师、教学成果,实验室基本情况,教学安排等。

2

 

 

2

 

 

 

1

3-3

运行机制

 

10

  • 实验室实行开放式运行管理,有保障措施;
  • 实验室有齐全、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、办法;制度和办法应体现以人为本、以学生为主体。
  • 有实验教学考评管理办法,能体现改革精神和激励机制。
  • 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有制度化保障。
  • 有完善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。

 

 

 

  • 实验室(中心)有开放管理运行办法及开放实施记录。
  • 实验室有齐全完善的各项制度、办法;
  • 实验室有实验教学考评管理办法、体现改革精神和激励机制。
  • 有保障实验教学运行的经费及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和评价体系。

3

 

2

 

2

 

 

3

 

四、设备与环境

 

序号

内容

建设要点

评审要求

评分

4-1

仪器设备

 

10

  • 仪器设备质量好,能做到优化配置,数量满足教学需要。
  • 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。
  • 改进和自制仪器设备有特色,教学效果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基础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1组,专业基础实验21组达到者3分,未达到者不给分。
  • 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,查阅仪器设备使用情况
  • 有改进(自制)的实验仪器装置,使用效果好。

3

 

 

 

1~5

 

2

4-2

维护运行

 

5

  •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,运行效果好。
  • 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,物相符率100%
  • 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5%以上。
  • 年仪器设备运行、改造及维护费落实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,实验中心有仪器设备管理、使用维修、赔偿等办法。
  • 仪器设备帐、物相符率100%,现场抽查仪器设备10台。(有一台不相符不给分)
  • 现场抽10台仪器设备,完好率达100%

大型设备要有仪器设备使用记录。

  • 查阅近三年经费投入落实记录(含维修经费)

1

 

 

2

 

 

 

1~2

 

 

 

1

序号

内容

建设要点

评审要求

评分

4-3

环境与安全

 

5

1 、实验用房满足实验教学任务需要。

2、有温度、湿度要求的实验室,按规定控制温度、湿度,照明、通风应符合要求

3、水、电、暖管道走线和实验设施布局安全、合理,实验室环境良好,符合规定要求。

4、有“三废”(废气、废液、废渣)的实验室应有“三废”处理措施。

5、有防火、防爆、防盗、防破坏设备和安全措施,有应急设施和应急措施。

6、实验室各种标识清晰、完善。

  • 高压容器存放合理;易燃与助燃气瓶分开放置,离明火10米以外;实验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,有使用许可证,操作人员有上岗证;具备有害射线超剂量检测手段;对实验用病菌、动物有管理、处置措施;放射、剧毒物品有存放、领用管理办法。

8、能认真开展广泛的师生安全教育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学生实验用房使用面积必须满足2平方米/人 以上;
  • 实验室用房布置合理,有平面示意图及实验室用房说明、面积等资料。
  • 实验室照明、噪声 须符合标准,有温度湿度要求。
  • 实验室有防火、防盗、防爆等安全措施。应有“三废”处理办法。
  • 实验室有安全检查记录,三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。

1

 

1

 

 

1

 

1

 

 

1

 

核发: 点击数:223收藏本页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